在现代化建筑施工领域,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的核心设备,其作业效率与安全性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进度与人员生命安全。随着超高层建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规模化发展,施工现场常需多台塔机协同作业,形成复杂的“群塔”环境。
在群塔施工条件下,塔机作业范围重叠、动态路径交叉、独立高度受限等问题频发,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高效、安全、协同的施工需求。于是,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我们得以构建群塔施工安全控制数字孪生系统,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提供了可落地解决方案。
1. 群塔施工的核心挑战
群塔作业的复杂性源于其多维度的动态交互特性,其隐患包含:
协同效率脆弱性:多塔机高强度吊运作业形成连锁依赖,单点停滞即引发整体效率崩塌;
空间冲突高发性:塔臂旋转半径重叠度高,在狭小场地或异形结构中易与建筑体、临时设施及人员产生碰撞风险;
设备异构复杂性:不同型号/高度塔机的动态调度存在操作盲区,路径交叉事故频发;
风险集中倍增效应:协同作业中的信息断层与误操作构成主要事故诱因。
传统管理依赖人工经验与固定安全距离阈值,难以应对施工场景的动态变化。例如,塔机司机视野受限时,仅能通过信号工口头指挥调整,信息传递延迟易引发误操作;多塔机协同作业时,调度人员需同时监控数十组参数,精力分散导致管理漏洞频发。此外,设备维护依赖定期巡检,难以实时感知钢丝绳磨损、结构应力等隐性风险,也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2. 塔机数字孪生系统
塔机数字孪生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高精度传感器网络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协同,为每台塔机构建高保真虚拟模型,实现物理实体与数字镜像的实时双向映射。
2.1 全要素信息可视化与动态预警
塔机数字孪生系统集成三维立体防碰撞算法、激光雷达、UWB定位及风速传感器,实时采集塔机位置、载荷、旋转角度、环境风速等关键参数,并在数字孪生模型中动态渲染作业场景。管理人员可通过多终端界面直观监控群塔空间关系,系统基于空间网格化算法提前识别潜在碰撞路径,自动触发分级预警机制。
2.2 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与预测性维护
数字孪生模型贯穿塔机安装、调试、运行至拆除的全过程,持续记录设备运行日志、维护记录及故障历史。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系统可精准预测关键部件剩余寿命,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
2.3 BIM融合与动态优化调度
塔机数字孪生系统将塔机数字孪生模型与BIM施工进度计划深度关联,构建工地级动态仿真平台。在施工准备阶段,通过模拟不同阶段的塔机布局需求,优化设备选型与站位方案,避免后期因结构变化导致的空间冲突。在施工过程中,系统根据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吊装等工序的实时进度,动态调整塔机作业优先级与路径规划,确保多任务协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塔机数字孪生系统不仅是群塔施工安全控制的工具,更是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其通过虚实融合、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重新定义了塔机作业的安全边界与效率极限,为构建零事故、高效率的智慧工地生态提供了核心支撑。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塔机数字孪生将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推荐案例:灵图互动智能建造数字孪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