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23

编辑人:灵图互动

阅读量:3

智能建造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以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为基础,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的双向映射系统,再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动态仿真优化,实现设计,实现智能建造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闭环管控,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新范式。

智能建造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1. 初期规划阶段

在初期规划阶段,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 “物理 - 虚拟” 双向映射系统,实现规划方案的多维动态推演。其核心逻辑是:以 BIM 与 GIS 融合模型为基础搭建高精度虚拟原型,接入实时物联网感知数据驱动模型动态演化,并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技术,对建筑采光、人流密度、能源消耗等性能指标开展预测性分析。规划人员可通过虚拟现实交互界面,对建筑朝向、容积率配置等关键参数进行多方案对比筛选,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土地开发强度、基础设施承载力等维度的综合评估报告。

2. 设计阶段

进入建造设计阶段,数字孪生技术与 BIM 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出多专业协同设计平台。该平台能整合建筑、结构、机电、暖通等多专业模型的语义级数据,依托参数化建模引擎自动解析构件属性与空间拓扑关系,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

设计师可通过轻量化 BIM 协同平台,实时调取各专业设计数据;系统基于规则引擎,能自动检测管线碰撞、净高不足等设计冲突,并生成三维可视化分析报告。相比传统设计模式,这种协同设计方式大幅降低人工校审的工作量,提升设计效率与准确性。

3. 建造阶段

在施工实施环节,BIM 技术通过整合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出具备时空属性的四维工程信息模型,为施工管理提供核心支撑:

(1)基于 4D 施工推演与工艺仿真技术,借助冲突检测引擎自动识别空间干涉与工序矛盾,实现施工方案的动态优化与进度计划的智能纠偏。相比传统模式,这种技术应用显著缩短施工预演所需周期,提升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2)通过 BIM 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结合,打造 “数字工地” 管理系统。依托 BIM 构件库的物料清单自动提取技术实现精准算量,结合 RFID 与超宽带(UWB)定位技术,对物料进场、仓储及安装全流程进行追溯;同时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无缝集成,形成供应链闭环管控,有效降低建材损耗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智能建造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应用场景

4. 运行维护阶段

此阶段通过 BIM 运维模型与数字孪生系统的深度耦合,打造 “物理 - 信息” 双空间协同管理体系。该体系借助多源异构数据治理引擎,实现 BIM 几何数据、设备参数库与物联网实时流数据的语义级融合,建立覆盖建筑全要素的数字资产库,涵盖各类设施设备及对应的运维属性。

数字孪生核心引擎采用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混合建模技术,主要实现三大核心功能:

(1)依托能源管理系统的数字镜像,通过蒙特卡罗模拟预测不同运行策略下的能耗分布,结合强化学习算法动态优化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参数,实践显示能有效提升建筑整体能耗效率。

(2)设备健康管理模块整合振动分析、热成像等边缘计算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模型预测关键设备剩余寿命,提前触发预防性维护工单,相比传统计划性维护大幅减少设备停机时间,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3)空间管理子系统通过 UWB 定位数据与 BIM 空间拓扑的实时映射,动态优化人员流线与设施利用率,显著提升空间使用效率。此外,运维驾驶舱通过知识图谱技术构建设备故障处置规则库,支持管理人员借助混合现实界面开展三维工单派发与应急推演,大幅缩短从故障报警到处置方案生成的响应时长,提升运维应急处置能力。

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系统功能

智能建造通过以BIM、GIS、物联网与数字孪生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实现了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这一转型不仅构建了贯穿建筑“规-建-管”各环节的三维数字底座,更通过数据驱动与智能仿真,实现了决策优化、流程协同与资源效能的全方位提升。

推荐案例:灵图互动智能建造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优秀案例推荐:

  • 1
分享 标签
创建于2025-09-23
行业知识库
鄂ICP备16014868号-1 鄂公网安备42011502000150号

灵图互动(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