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5版)》,对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发布了新的通知,强调要统筹推进中试平台做优做强,明确要求深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灵图互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严格对标政策要求,通过定制化的数字建设方案,强化职业教育的体系化布局与现代化建设,有效推动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
1. 中试平台建设政策解读
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政策导向聚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教育现代化深度融合,文件强调要构建“可监测、可评估的教学管理体系”,推动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创新。
政策明确提出要发展虚拟仿真实验等新模式,推动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创新,构建可监测、可评估的教学管理体系,从过去零敲碎打的分散建设、单一工具应用,向整体性的体系化布局、平台化运营升级。
这就要求院校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打破各院系、专业间的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资源调度机制;同时要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到考核评价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
2.1 资源统筹管理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通过实训室群管理模块,构建起全校统一的虚拟仿真资源管理体系。
系统支持对分布在各个院系的实训室、实验设备、仿真软件等资源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资源信息的集中展示和统一调度。通过可视化管理界面,管理者可实时掌握各实训室的使用状态、设备运行情况、预约状况等关键信息。

2.2 教学过程管控
在课程建设层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按照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标准化课程体系,统一管理课程介绍、师资信息、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等核心要素。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平台能够记录学员完整的学习轨迹,包括视频观看进度、实训操作记录、作业完成情况等,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监管。
2.3 数据驱动决策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汇聚教学全过程数据,通过关键指标的统计汇总,生成涵盖成绩分析、课程评价多维度的统计报表,直观呈现各项实验教学的运行成效。
评价部分根据政策和学校要求,设置个性化的评价维度,自动生成符合学校要求的评估报告。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构建课程画像、学生画像、岗位画像,为教学改革、专业优化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3. 灵图互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成功案例
3.1 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虚拟仿真智慧教育平台
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虚拟仿真智慧教育平台专为院校虚拟仿真实训项目而服务。
平台通过构建“理论教学-虚拟实训-考核评价”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高成本、高难度、高风险”问题。
教师可灵活配置课程资源,实时跟踪学生学习轨迹;
学生可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在高度还原的生产场景中反复练习关键技能。
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为教学规划与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3.2 材料热加工虚拟仿真实训管理平台
材料热加工虚拟仿真实训管理平台围绕汽车材料生产建设开发,构建了完整的材料热加工虚拟仿真实训管理体系,涵盖用户管理、培训考核、教学管理三大核心模块。

平台设立游客、学生、教师、管理员四级用户体系,针对不同角色提供个性化功能权限。
平台以热加工设备认知和工艺流程操作为核心,通过高精度三维模型呈现设备内部结构,按照真实工厂标准拆解操作步骤。
系统支持设备结构认知、车间布局了解、工艺流程仿真等实训内容,配备智能化考核评分机制,实时记录操作数据并生成实训报告。
在教学管理方面,平台提供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成绩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完整功能,支持教师一键控制教学进度,实现师生实时互动。
推荐案例:灵图互动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教学管理平台


